iOS 面试题(一)

本文内容整理自唐巧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因为篇幅的原因故将多篇公众号的文章合并

看面试题前可以先看看这篇 如何面试 iOS 工程师

题目 1:找出两个 UIView 的最近的公共 View,如果不存在,则输出 nil

分析:这其实是数据结构里面的找最近公共祖先的问题

一个 UIViewController 中的所有 view 之间的关系其实可以看成一棵树,UIViewController 的 view 变量是这棵树的根节点,其它的 view 都是根节点的直接或间接子节点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 view 的 superview 属性,一直找到根节点。需要注意的是,在代码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各种非法输入,如果输入了 nil,则也需要处理,避免异常。以下是找到指定 view 到根 view 的路径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NSArray *)superViews:(UIView *)view {
if (view == nil) {
return @[];
}
NSMutableArray *result = [NSMutableArray array];
while (view != nil) {
[result addObject:view];
view = view.superview;
}
return [result copy];
}

然后对于两个 view A 和 view B,我们可以得到两个路径,而本题中我们要找的是这里面最近的一个公共节点

一个简单直接的办法:拿第一个路径中的所有节点,去第二个节点中查找。假设路径的平均长度是 N,因为每个节点都要找 N 次,一共有 N 个节点,所以这个办法的时间复杂度是 O(N^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UIView *)commonView_1:(UIView *)viewA andView:(UIView *)viewB {
NSArray *arr1 = [self superViews:viewA];
NSArray *arr2 = [self superViews:viewB];
for (NSUInteger i = 0; i < arr1.count; ++i) {
UIView *targetView = arr1[i];
for (NSUInteger j = 0; j < arr1.count; ++j) {
if (targetView == arr2[j]) {
return targetView;
}
}
}
return nil;
}

一个改进的办法:我们将一个路径中的所有点先放进 NSSet 中。因为 NSSet 的内部实现是一个 hash 表,所以查找元素的时间复杂度变成了 O(1),我们一共有 N 个节点,所以总时间复杂度优化到了 O(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UIView *)commonView_2:(UIView *)viewA andView:(UIView *)viewB {
NSArray *arr1 = [self superViews:viewA];
NSArray *arr2 = [self superViews:viewB];
NSSet *set = [NSSet setWithArray:arr2];
for (NSUInteger i = 0; i < arr1.count; ++i) {
UIView *targetView = arr1[i];
if ([set containsObject:targetView]) {
return targetView;
}
}
return nil;
}

除了使用 NSSet 外,我们还可以使用类似归并排序的思想,用两个「指针」,分别指向两个路径的根节点,然后从根节点开始,找第一个不同的节点,第一个不同节点的上一个公共节点,就是我们的答案。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O(N) Solution */
+ (UIView *)commonView_3:(UIView *)viewA andView:(UIView *)viewB {
NSArray *arr1 = [self superViews:viewA];
NSArray *arr2 = [self superViews:viewB];
NSInteger p1 = arr1.count - 1;
NSInteger p2 = arr2.count - 1;
UIView *answer = nil;
while (p1 >= 0 && p2 >= 0) {
if (arr1[p1] == arr2[p2]) {
answer = arr1[p1];
}
p1--;
p2--;
}
return answer;
}

我们还可以使用 UIView 的 isDescendant 方法来简化我们的代码,不过这样写的话,时间复杂度应该也是 O(N^2) 的。lexrus 提供了如下的 Swift 版本的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without flatMap
extension UIView {
func commonSuperview(of view: UIView) -> UIView? {
if let s = superview {
if view.isDescendant(of: s) {
return s
} else {
return s.commonSuperview(of: view)
}
}
return nil
}
}

特别地,如果我们利用 Optinal 的 flatMap 方法,可以将上面的代码简化得更短,基本上算是一行代码搞定:

1
2
3
4
5
6
7
8
extension UIView {
func commonSuperview(of view: UIView) -> UIView? {
return superview.flatMap {
view.isDescendant(of: $0) ?
$0 : $0.commonSuperview(of: view)
}
}
}

题目 2:什么时候在 block 中不需要使用 weakSelf

我们知道,在使用 block 的时候,为了避免产生循环引用,通常需要使用 weakSelf 与 strongSelf,写下面这样的代码:

1
2
3
4
5
6
7
__weak typeof(self) weakSelf = self;
[self doSomeBlockJob:^{
__strong typeof(weakSelf) strongSelf = weakSelf;
if (strongSelf) {
...
}
}];

当 block 本身不被 self 持有,而被别的对象持有,同时不产生循环引用的时候,就不需要使用 weak self 了。最常见的代码就是 UIView 的动画代码,我们在使用 UIView 的 animateWithDuration:animations 方法 做动画的时候,并不需要使用 weak self,因为引用持有关系是:

  • UIView 的某个负责动画的对象持有了 block
  • block 持有了 self

因为 self 并不持有 block,所以就没有循环引用产生,因为就不需要使用 weak self 了

1
2
3
[UIView animateWithDuration:0.2 animations:^{
self.alpha = 1;
}];

当动画结束时,UIView 会结束持有这个 block,如果没有别的对象持有 block 的话,block 对象就会释放掉,从而 block 会释放掉对于 self 的持有。整个内存引用关系被解除。

题目 3:为什么 block 里面还需要写一个 strong self,如果不写会怎么样?

在 block 中先写一个 strong self,其实是为了避免在 block 的执行过程中,突然出现 self 被释放的尴尬情况。通常情况下,如果不这么做的话,还是很容易出现一些奇怪的逻辑,甚至闪退。

们以 AFNetworking 中 AFNetworkReachabilityManager.m 的一段代码举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__weak __typeof(self)weakSelf = self;
AFNetworkReachabilityStatusBlock callback = ^(AFNetworkReachabilityStatus status) {
__strong __typeof(weakSelf)strongSelf = weakSelf;
strongSelf.networkReachabilityStatus = status;
if (strongSelf.networkReachabilityStatusBlock) {
strongSelf.networkReachabilityStatusBlock(status);
}
};

如果没有 strongSelf 的那行代码,那么后面的每一行代码执行时,self 都可能被释放掉了,这样很可能造成逻辑异常。

特别是当我们正在执行 strongSelf.networkReachabilityStatusBlock(status); 这个 block 闭包时,如果这个 block 执行到一半时 self 释放,那么多半情况下会 Crash。

题目 4:有没有这样一个需求场景,block会产生循环引用,但是业务又需要你不能使用 weak self? 如果有,请举一个例子并且解释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循环引用问题。

需要不使用 weak self 的场景是:你需要构造一个循环引用,以便保证引用双方都存在。比如你有一个后台的任务,希望任务执行完后,通知另外一个实例。在我们开源的 YTKNetwork 网络库的源码中,就有这样的场景。

在 YTKNetwork 库中,我们的每一个网络请求 API 会持有回调的 block,回调的 block 会持有 self,而如果 self 也持有网络请求 API 的话,我们就构造了一个循环引用。虽然我们构造出了循环引用,但是因为在网络请求结束时,网络请求 API 会主动释放对 block 的持有,因此,整个循环链条被解开,循环引用就被打破了,所以不会有内存泄漏问题。代码其实很简单,如下所示:

1
2
3
4
5
6
// YTKBaseRequest.m
- (void)clearCompletionBlock {
// nil out to break the retain cycle.
self.successCompletionBlock = nil;
self.failureCompletionBlock = nil;
}

总结来说,解决循环引用问题主要有两个办法:

  • 第一个办法是「事前避免」,我们在会产生循环引用的地方使用 weak 弱引用,以避免产生循环引用。
  • 第二个办法是「事后补救」,我们明确知道会存在循环引用,但是我们在合理的位置主动断开环中的一个引用,使得对象得以回收。

题目 5:weak 的内部实现原理,weak 变量在引用计数为0时,会被自动设置成 nil,这个特性是如何实现的?

在 Friday QA 上,有一期专门介绍 weak 的实现原理。Zeroing Weak References in Objective-C

《Objective-C高级编程》一书中也介绍了相关的内容

简单来说,系统有一个全局的 CFMutableDictionary 实例,来保存每个对象的 weak 指针列表,因为每个对象可能有多个 weak 指针,所以这个实例的值是 CFMutableSet 类型。

剩下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引用计数变成 0 的时候,去这个全局的字典里面,找到所有的 weak 指针,将其值设置成 nil。如何做到这一点呢?Friday QA 上介绍了一种类似 KVO 实现的方式。当对象存在 weak 指针时,我们可以将这个实例指向一个新创建的子类,然后修改这个子类的 release 方法,在 release 方法中,去从全局的 CFMutableDictionary 字典中找到所有的 weak 对象,并且设置成 nil。我摘抄了 Friday QA 上的实现的核心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Class subclass = objc_allocateClassPair(class, newNameC, 0);
Method release = class_getInstanceMethod(class, @selector(release));
Method dealloc = class_getInstanceMethod(class, @selector(dealloc));
class_addMethod(subclass, @selector(release), (IMP)CustomSubclassRelease, method_getTypeEncoding(release));
class_addMethod(subclass, @selector(dealloc), (IMP)CustomSubclassDealloc, method_getTypeEncoding(dealloc));
objc_registerClassPair(subclass);

当然,这并不代表苹果官方是这么实现的,因为苹果的这部分代码并没有开源。《Objective-C高级编程》一书中介绍了 GNUStep 项目中的开源代码,思想也是类似的。所以我认为虽然实现细节会有差异,但是大致的实现思路应该差别不大。

题目 6:如果有一些 UI 控件我们要用代码的方式来创建,那么它应该用 weak 还是 strong 呢?为什么?

我们知道,从 Storyboard 往编译器拖出来的 UI 控件的属性是 weak 的,如下所示

1
@property (weak, nonatomic) IBOutlet UIButton *myButton;

这是一道有意思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我当时和 Lancy 一起写猿题库 App 时产生的一次小争论。简单来说,这道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但是答案背后的解释却非常有价值,能够看出一个人对于引用计数,对于 view 的生命周期的理解是否到位。

从昨天的评论上,我们就能看到一些理解非常不到位的解释,例如:

@spume 说:Storyboard 拖线使用 weak 是为了规避出现循环引用的问题。

这个理解是错误的,Storyboard 拖出来的控件即使是 strong 的,也不会有循环引用问题。

我认为 UI 控件用默认用 weak,根源还是苹果希望只有这些 UI 控件的父 View 来强引用它们,而 ViewController 只需要强引用 ViewController.view 成员,则可以间接持有所有的 UI 控件。这样有一个好处是:在以前,当系统收到 Memory Warning 时,会触发 ViewController 的 viewDidUnload 方法,这样的弱引用方式,可以让整个 view 整体都得到释放,也更方便重建时整体重新构造。

但是首先 viewDidUnload 方法在 iOS 6 开始就被废弃掉了,苹果用了更简单有效地方式来解决内存警告时的视图资源释放,具体如何做的呢?嗯,这个可以当作某一期的面试题展开介绍。总之就是,除非你特殊地操作 view 成员,ViewController.view 的生命期和 ViewController 是一样的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其实 UI 控件是不是 weak 其实关系并不大。当 UI 控件是 weak 时,它的引用计数是 1,持有它的是它的 superview,当 UI 控件是 strong 时,它的引用计数是 2,持有它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它的 superview,另一个是这个 strong 的指针。UI 控件并不会持有别的对象,所以,不管是手写代码还是 Storyboard,UI 控件是 strong 都不会有循环引用的。

那么回到我们的最初的问题,自己写的 view 成员,应该用 weak 还是 strong?我个人觉得应该用 strong,因为用 weak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加上上一篇面试题文章中,我们还看到,其实 weak 变量会有额外的系统维护开销的,如果你没有使用它的特别的理由,那么用 strong 的话应该更好。

另外有读者也提到,如果你要做 Lazy 加载,那么你也只能选择用 strong。当然,如果你非要用 weak,其实也没什么问题,只需要注意在赋值前,先把这个对象用 addSubView 加到父 view 上,否则可能刚刚创建完,它就被释放了。

在我心目中,这才是我喜欢的面试题,没有标准答案,每种方案各有各的特点,面试者能够足够分清楚每种方案的优缺点,结合具体的场景做选择,这才是优秀的面试者。

题目 7:为什么 Objective-C 的方法调用要用方括号 [obj foo],而不是别的语言常常使用的点 obj.foo ?

首先要说的是,Objective-C 的历史相当久远,如果你查 wiki 的话,你会发现:Objective-C 和 C++ 这两种语言的发行年份都是 1983 年。在设计之初,二者都是作为 C 语言的面向对象的接班人,希望成为事实上的标准。最后结果大家都知道了,C++ 最终胜利了,而 Objective-C 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基本上变成了苹果自己家玩的玩具。不过最终,由于 iPhone 的出现,Objective-C 迎来了第二春,在 TOBIE 语言排行榜上,从 20 名开外一路上升,排名曾经超越过 C++,达到了第三名(下图),但是随着 Swift 的出现,Objective-C 的排名则一路下滑。

Objective-C 在设计之初参考了不少 Smalltalk 的设计,而消息发送则是向 Smalltalk 学来的。Objective-C 当时采用了方括号的形式来表示发送消息,为什么没有选择用点呢?我个人觉得是,当时市面上并没有别的面向对象语言的设计参考,而 Objective-C 「发明」了方括号的形式来给对象发消息,而 C++ 则「发明」了用点的方式来 “发消息”。有人可能会争论说 C++ 的「点」并不是真正的发消息,但是其实二者都是表示「调用对象所属的成员函数」。

另外,有读者评论说使用方括号的形式是为了向下兼容 C 语言,我并不觉得中括号是唯一选择,C++ 不也兼容了 C 语言么?Swift 不也可以调用 C 函数么?

最终,其实是 C++ 的「发明」显得更舒服一些,所以后来的各种语言都借鉴了 C++ 的这种设计,也包括 Objective-C 在内。Objective-C 2.0 版本中,引入了 dot syntax,即:

  • a = obj.foo 等价于 a = [obj foo]
  • obj.foo = 1 则等价于 [obj setFoo:1]

Objective-C 其实在设计之中确实是比较特立独行的,除了方括号的函数调用方式外,还包括比较长的,可读性很强的函数命名风格。

我个人并不讨厌 Objective-C 的这种设计,但是从 Swift 语言的设计来看,苹果也开始放弃一些 Objective-C 的特点了,比如就去掉了方括号这种函数调用方式。所以,回到我们的问题,我个人认为,答案就是:Objective-C 在 1983 年设计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有效的效仿对象,于是就发明了一种有特点的函数调用方式,现在看起来,这种方式比点操作符还是略逊一筹。

大多数语言一旦被设计好,就很难被再次修改,应该说 Objective-C 发明在 30 年前,还是非常优秀的,它的面向对象化设计得非常纯粹,比 C++ 要全面得多,也比 C++ 要简单得多。

题目 8:给你一个嵌套的 NSArray 数据,实现一个迭代器类,该类提供一个 next() 方法,可以依次的取出这个 NSArray 中的数据。比如 NSArray 如果是 [1, [4, 3],6,[5,[1, 0]]], 则最终应该输出:1, 4, 3, 6, 5, 1, 0 。另外,实现一个 allObjects 方法,可以一次性取出所有元素

本题的代码稍长,完整的代码我放在 gist 上了:https://gist.github.com/tangqiaoboy/452e106e0472b9e90cf17de180b6d211 ,以下是讲解。

先说第二问吧,第二问比较简单:实现一个 allObjects 方法,可以一次性取出所有元素。

对于此问,我们可以实现一个递归函数,在函数中判断数组中的元素是否又是数组,如果是的话,就递归调用自己,如果不是数组,则加入到一个 NSMutableArray 中即可。下面是示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NSArray *)allObjects {
NSMutableArray *result = [NSMutableArray array];
[self fillArray:_originArray into:result];
return result;
}
- (void)fillArray:(NSArray *)array into:(NSMutableArray *)result {
for (NSUInteger i = 0; i < array.count; ++i) {
if ([array[i] isKindOfClass:[NSArray class]]) {
[self fillArray:array[i] into:result];
} else {
[result addObject:array[i]];
}
}
}

应该说,掌握递归应该是一个程序员最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你不会写的话,那么就应该好好学习一下了。

如果你还在纠结掌握递归有什么意义的话,欢迎翻翻我半年前写的另一篇文章:递归的故事(上)递归的故事(下)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第一问,在同学的回复中,我看到很多人用第二问的办法,把数组整个另外保存一份,然后再记录一个下标,每次返回其中一个。这个方法当然是可行的,但是大部分的迭代器通常都不会这么实现。因为这么实现的话,数组需要整个复制一遍,空间复杂度是 O(N)。

所以,我个人认为本题第一问更好的解法是:记录下遍历的位置,然后每次遍历时更新位置。由于本题中元素是一个嵌套数组,所以我们为了记录下位置,就需要两个变量:一个是当前正在遍历的子数组,另一个是这个数组遍历到的位置。

我在实现的时候,定义了一个名为 NSArrayIteratorCursor 的类来记录这些内容,NSArrayIteratorCursor 的定义和实现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interface NSArrayIteratorCursor : NSObject
@property (nonatomic) NSArray *array;
@property (nonatomic) NSUInteger index;
@end
@implementation NSArrayIteratorCursor
- (id)initWithArray:(NSArray *)array {
self = [super init];
if (self) {
_array = array;
_index = 0;
}
return self;
}
@end

由于数组在遍历的时候可能产生递归,就像我们实现 allObjects 方法那样。所以我们需要处理递归时的 NSArrayIteratorCursor 的保存,我在实现的时候,拿数组当作栈,来实现保存遍历时的状态。

最终,我实现了一个迭代器类,名字叫 NSArrayIterator,用于最终提供 next 方法的实现。这个类有两个私有变量,一个是刚刚说的那个栈,另一个是原数组的引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interface NSArrayIterator : NSObject
- (id)initWithArray:(NSArray *)array;
- (id)next;
- (NSArray *)allObjects;
@end
@implementation NSArrayIterator {
NSMutableArray *_stack;
NSArray *_originArray;
}

在初使化的时候,我们初始化遍历位置的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id)initWithArray:(NSArray *)array {
self = [super init];
if (self) {
_originArray = array;
_stack = [NSMutableArray array];
[self setupStackWithArray:array];
}
return self;
}
- (void)setupStackWithArray:(NSArray *)array {
NSArrayIteratorCursor *c = [[NSArrayIteratorCursor alloc] initWithArray:array];
[_stack addObject:c];
}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代码了,即实现 next 方法,在 next 方法的实现逻辑中,我们需要:

  1. 判断栈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则返回 nil。
  2. 从栈中取出元素,看是否遍历到了结尾,如果是的话,则出栈。
  3. 判断第 2 步是否使栈为空,如果为空,则返回 nil。
  4. 终于拿到元素了,这一步判断拿到的元素是否是数组。
    1. 如果是数组,则重新生成一个遍历的 NSArrayIteratorCursor 对象,放到栈中,并且递归调用自己。
    2. 如果不是数组,就把元素返回,同时更新索引到下一个位置。

以下是相关的代码,对于没有算法基础的同学,可能读起来还是比较累,其实我写起来也不快,所以希望你能多理解一下,其实核心思想就是手工操作栈的入栈和出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id)next {
// 1. 判断栈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则返回 nil。
if (_stack.count == 0) {
return nil;
}
// 2. 从栈中取出元素,看是否遍历到了结尾,如果是的话,则出栈。
NSArrayIteratorCursor *c;
c = [_stack lastObject];
while (c.index == c.array.count && _stack.count > 0) {
[_stack removeLastObject];
c = [_stack lastObject];
}
// 3. 判断第2步是否使栈为空,如果为空,则返回 nil。
if (_stack.count == 0) {
return nil;
}
// 4. 终于拿到元素了,这一步判断拿到的元素是否是数组。
id item = c.array[c.index];
if ([item isKindOfClass:[NSArray class]]) {
c.index++;
// 5. 如果是数组,则重新生成一个遍历的
// NSArrayIteratorCursor 对象,放到栈中, 然后递归调用 next 方法
[self setupStackWithArray:item];
return [self next];
}
// 6. 如果到了这一步,说明拿到了一个非数组的元素,这样就可以把元素返回,
// 同时更新索引到下一个位置。
c.index++;
return item;
}

在读者回复中,听榆大叔 和 yiplee 同学用了类似的做法,他们的代码在:

https://gist.github.com/NathanLi/bb8e5240ffc3eab1f97b38726549efc2

https://gist.github.com/yiplee/a20f0b9ca6e09dcdfe26b129afb7bec8

最终,我想说这个只是我个人想出来的解法,很可能不是最优的,甚至可能也有很多问题,比如,这个代码有很多可以进一步 challenge 的地方:

  • 这个代码是线程安全的吗?如果我们要实现一个线程安全的迭代器,应该怎么做?
  • 如果在使用迭代器的时候,数组被修改了,会怎么样?
  • 如何检测在遍历元素的时候,数组被修改了?
  • 如何避免在遍历元素的时候,数组被修改?